1、获教学成果奖,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997年10月,杜善义、安为民、马兴瑞、金永德、崔乃刚的《合作办学深化改革,为航天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6月,姚郁、杜善义、曹喜滨、孙毅、王军的《航天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2009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0年韩杰才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01年9月,杜善义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9年9月,杜善义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在2003年、2006年和2009年,程锦泉、果立成和王长国分别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3年,吕海宝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2、创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出全国见义勇为大学生
应复合材料科技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2000年,杜善义院士牵头给国家教育部提交报告,申请增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教育部专业名录中没有该专业的情况下,教育部特殊允许哈工大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属材料学门类,培养目标是满足国防和航空航天发展需要,培养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理工结合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大部分将继续研究生教育,或与国外联合培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直接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将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及结构的设计、研制、分析与评价的科研、教学、开发工作。2002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第一次招收郭悦、王晓丽等30名学生,班主任易法军,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变形体力学、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复合材料结构评价与可靠性分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等。
2004年,研究所在全校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68名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生有了自己的导师。由研究所的每位教授、副教授带2-3名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指导。2004年5月,《中国教育报》进行了大版面报道。此举的目的是抬高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培养重心,将本科生培养方式向研究生培养方式靠拢,探索本硕博连读、阶段分流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所为本专业每名本科生都配备了导师,并设置本科生导师岗位。本科生导师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提供顾问和指导,把本科教育从批量化培养转变为个性化教育。导师通过指导及示范,寓学于研,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及专业兴趣,为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接触高水平的科研领域创造良好条件。
2008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何晓波和刘峰勇救落水儿童,先进事迹被宣传报道。他们也因此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以及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3、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大类招生和培养方案改革
依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2016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落实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扎实开展了新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一流高校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版培养方案。
2016年按照大类招生原则将工程力学专业和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整合成一个大类专业,名称取为“工科试验班”,大二学年末开始进行专业分流,学生自由选择专业。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国防、航空航天及民用的重大需求,坚持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特色,致力于培养信念执着、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跨学科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宽厚的力学和复合材料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解决未来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力学、材料及相关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
2016版培养方案的总学分要求由2012年的165学分增加到175学分,进行了思政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增至25%。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与工程力学专业一起按照工科试验班进行大类招生,第一、二学年实行大类培养模式,课程与工程力学专业一致。上的本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工科试验班专业导论、理论力学A、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理方程、计算方法、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力学A、航天技术概论。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航天和复合材料特色课程,如增设了复合材料导论、航天器结构、航天器环境、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热防护材料与结构等特色专业课,并对一些保留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复合材料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变形体力学A、复合材料力学、航天器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计算力学B、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智能材料与结构。
2016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与工程力学专业合并进行大类招生,招生类名“工科试验班”,年招生70余人。2016级工科试验班在2018年9月进行专业分流,分流到复合材料与工程方向学生46名。